随笔 | 传递与抵抗

最后编辑于:

最近有几件事情让我有比较深的感受,虽然也多是来源于vrchat上的人和事情,但我总觉得有记录的意义。


传递

有一个22岁左右的女孩,我和她认识的时候她不知道我是国人,我和她也就是不深不浅的交情。后来那一圈的朋友起了风波,我就索性变回大姐姐身份和她聊天了。
年轻孩子们在20岁出头的年纪总有看不清的一团雾笼罩着他们,她也一样。她跟我说过很多自己的苦恼,主要是对选择的犹豫、自我动机的质疑以及人际关系方面。我又开始我的说教模式,尝试把自己得出的经验教导给她。好为人师这点我什么时候能改呢?可能是改不了了吧。 当然,说到这点,我又不得不尝试自我辩解,为它立一个更高的出发点。我在20出头最迷茫的时候碰到了引导我的大姐姐,她也是大我约10岁,我在她面前的一切显得那么幼稚无能,颤颤巍巍像只雏雀儿,但好笑的是我和她在现实里的身高又和我们的内心世界截然相反,他人看我们的外表看到的是满面春风的她和poker face的我,实际上姐姐打趣我说只有认识我们的人才知道我会是躲在她背后的那个人。
回望曾经,再着眼现在,我们虽然还有联系方式,但翻页已是昭然若揭。人的一生不断在失去,但我仍对这样曾对我无比重要的人的转身感到遗憾。
回到vrchat的那个女孩子。令我惊喜的是她在和我上一次的对话之后,把她的成果带回给了我。我上一次和她说我最近看完的书正好也能解决她的疑惑,《如何找到想做的事》。这次她兴奋地告诉我,我去看了!你一和我说完我就下单了。但是我很功利,我看的时候做了很多笔记也写了很多心得,可我有些地方不认同、有些地方觉得读不懂,我就停下来了。但是我当时跟我的领导和同事还有带教老师也分享了这本书,一开始只是小范围的在看,后来大家都在阅读、而且有人写了10页的感悟。我自己也会在之后努力把它读完的!
我听后真觉喜出望外。没想到自己随口的一个建议竟然让那么多人一起开启了这本书的阅读之旅,大家都想要找到自己想做的事情,为了理解自己而做努力,在我眼里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我认为人生的top课题之一就是理解自己并自洽,这是好好生活的根源。


抵抗

接下来的事情最先可以笼统的概括为(至少是我曾认为的)要好的男性好友在背后造我黄谣。并且雷同的事情被揭穿的间隔很短。
“男性卑劣的雄竞心理”。这个词汇并非出自我之口,而是在我向我某位男性友人陈述我对男性的失望后他告诉我,他认为这不是男女性的性别对立,只是正常人和傻屌之间的对立。他认为,这些人只是为了凸显自己有“战利品”,可以在竞争中有这样可以吹嘘的内容。但写到这里,我认为我想说的远不止如此。我对男性非常的失望。
只是把这样的行为称为“雄竞”是远远不够的。因为“雄竞”可以是积极影响的(如电影《好东西》中的经典餐桌“雄竞”桥段)。而在这里,在我眼里,这些男性犯的罪是,道德败坏的性别暴力。 显而易见,当男女都面临桃色指控的时候,男性受到的羞辱会远远小于女性。会有夸这样的男人是“浪子”,而女性则是“婊子”。当然,我甚至都不会去提及这些人的这些事,因为无中生有最好只应用于小说情节。他们本对我来说就是蝼蚁,可这种接连不断的骚扰和诽谤下,我无法保持永远的冷静自持。我也会遥想,即使像我这样的坚强和勇敢的女性,也会有软弱的废物男人在诽谤中伤,那么更加柔弱、脆弱的女孩子们该如何面对这样的伤害啊? 我感到非常的失望与愤怒。我也对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男性们感到深恶痛绝。
对,甚至还有到你脸前就差说一句“我知道你是个婊子”的傻屌。
我愤怒,但我能做什么呢?我希望有更多女孩子懂得保护自己,懂得反击,但反击的方式永远不是自证。自证是一个无止尽的深空。
我认为,对于我自己,我会忍耐那些蝼蚁的啃噬,悲悯地看着他们,意识到他们的生活中竟找不出一丝一毫有意义的事情,只会在口中编排其他女性的绯闻来“助涨”自己的男子气概,我会把这样的经验看在眼里,教会身边的女孩子如何自保,以及勇敢地面对。性不是羞耻的事情,当它被污名化才成为了攻击的手段。再用更俗的话说,这些男的难道不是他们的父母做爱才来的?羞辱其他女性有什么意义?羞辱人的天性他们有什么资格?还是因为他们loser到无法在身边找到任何一个和他们做爱的女性,他们恼羞成怒,成为网络incel?
当然,我希望这样的事情永远不要发生在任何一个女孩子身上,当然我们管不住那些只用下半身思考的傻屌,那我祝愿所有女性有面对黄谣和被物化而去抵抗并蔑视的勇气。
关注自己的感受,强化主体性,不要为这些冒犯洗地or解释,如何需要任何支持的时候记得向身边值得依赖的人倾诉和寻求帮助。

Peace & Love.

本博客已偷偷存活
发表了5篇文章 · 总计1万7千字